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不能沒有你觀後心得

板橋分會專員 劉晏

這是我今年度強力向大家推薦的國片!請大家務必抽空去支持!省思的程度絕對值回票價!
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超越僅用【好雷】的程度,但我不想僅是只是說好看而已,我想要再花個時間說出值得之處在哪,所以我寫下了一些心得,希望能省思自己與自己的工作價值
電影一開始就清楚敘明【這是台灣的真實事件】,劇情發展沒多久,內容要探討的主題如同一拳重重地打在我身地那樣難受,很快就知道這是涉及到家事案件婚生關係子女、否認子女之訴訟案件而衍生的問題,打零工的父親獨自養一個就學年齡的女兒平靜地過兩人生活努力求生存,某天警察找上門要父親帶女兒趕快去登記戶籍並入學,父親到戶政發現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女兒竟是生母在與他人有婚姻關係期間生下,法律上這位生父未取得監護權,但父親的知識程度無法明白且不知道如何處理,經同鄉的點醒一路騎車從高雄北上找曾是小學同學的立委幫忙,剛開始台北的佯裝熱心幫忙讓這位父親以為問題很簡單解決,但回到家鄉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甚至不懂爲何自己的女兒自己無法照顧,只是想要讓她唸書卻是如此困難,故再次騎車從高雄北上想要再次尋求幫忙,也掏出瘦荷苞買一盒昂貴的水果禮盒想要請託(或許這父親在台北學到的某種人際相處的技巧)接下來內容敘寫處處碰釘子、他人的冷漠等場景,終究促發了這位求助無門的父親以激烈的手段(這亦可能是模仿向其他大聲抗議來取得注意的方式)喊出這社會不公平,但接下來只有更令人痛心的畫面…。
在台北孤立無援的父親打了一通長途電話給唯一的家鄉問有沒有其他辦法的畫面時,我多想大聲喊有我們可以幫忙!我們可以!找我們!~爸爸當然不知道因為他身邊的資訊是如此匱乏,而我們的宣傳此時又擊不到重處,如果當時他知道有我們的存在,或許就不會如此地耗費心力。即使到最後法官可能會考量父親的家庭系統及經濟能力等條件,未必會女兒監護權判給父親,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用白話解釋,讓徬徨的父親知道他遇到的是什麼樣的問題及如何解決,讓焦急不安的心情暫時安定下來,而這也一直是我們成立的最初宗旨。但這部片實實在在打擊到助人工作者的我們,如今進步的台灣,社會上確實是有這樣的事件發生,救援的手觸及不到,無力的我流淚著…社會進步了!但這樣的進步換得什麼?
此部片很明顯地影射到人的冷漠及職位的受限,例如站在立法院門口的警衛的無情對待、立法委員辦公大樓的櫃檯小姐用職業笑容表達愛莫能助、跑政治線的記者表達去找社會線的強硬、總統府的憲兵質疑父親的奇特行為、戶政機關的公務員地秉公處理,甚至社工因保密原則無法向父親透露女兒的生活.等等一幕一幕打擊父親求助的心,父親終究體驗到自己的無能為力,也讓看電影的觀眾鼻酸…如果可以,只要其中的一個人多做一點,多說一些訊息,或許、或許就能伸出一個援手,但各司其職的習性已在無形中培養職位的冷然與自我保護,而這是不是開發中國家表現進步的某種【特色】?
再來提及影片中的女兒,後因公權力的介入,由寄養家庭照顧,但父親假釋出來思念女兒頻頻找社會局的社工之畫面,社工說的話與態度更是一清脆的巴掌打在我臉,什麼叫做我能夠了解、我懂、什麼叫做保密原則不能透露,甚至說會有個督導要與您做深入的會談的職業說法,ㄧ個僅是打零工的父親哪懂得保密原則又什麼叫做督導會與您深入的會談,他只想知道他女兒在哪過的好不好,而社工的回應確實是是某種體制下學習產物,並非個人問題,但已足以讓我檢討過去所學的[恩亨]對談與表達同理的模式,僅是學得外皮,不懂這位父親的背後故事,卻說出我懂我能體會,心中罵了無數次髒話,想要回嘴你懂個屁阿!!同行的學姊表達他的看法,說出對保密原則的批判,或許保密原則並非全部事情均保密,而是可以適時地讓父親知道他女兒過的很好這點小訊息,似有可能大大減低父親的不安(父親得知女兒安在的淚流畫面讓我揮之不去).,但社工卻處在職位受限下並不能透露任合訊息的原則,這無非是讓人錯覺保密原則原來是自我(工作者)保護的方式。
雖然最後電影父親和女兒仍舊見到了面,看似是一個不錯的收尾,但潛藏的問題依然存在著,女兒總會有長大的一天是否會體會到原生家庭的受限(如教育)、處在青春期的女兒若在原本環境長大是否有性暴力等危險因子存在等等,所以將父女硬生生的拆開,公權力保護小孩,未必是一件壞事,只是要怎麼做才是折衷之道,ㄧ直是個難題,我不知道…。
看完電影,回歸自己,在一社福團體做了一份助人工作兩年多,有時候確實對工作會有麻痺感,民眾打電話來詢問、個案有問題要解決等等係以所謂官方說法回應,甚至於也會有職位的冷漠表現,看完這部片我著實地挨了二巴掌,我是一個助人工作者,這部片讓我看到一個弱勢的背後脈絡,我難過,但我也找回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即使我每天會面對10個案件,而其中1個扶助個案真的因我們協助而獲得幫助,我都心存感恩有此價值,我要繼續這份工作且小心翼翼!!!我感謝戴導用電影說出他看到的台灣問題、感謝學姊的朋友自掏腰包買票僅希望讓更多人看到此部片、感謝學姊的邀請同行。看完這部片,我又能做些什麼?—就是寫下這小小的心得,推薦這電影給我週遭的人~希望大家都可以藉此部片反思台灣,尤其是助人工作者。
劉晏 筆 98/8/16

備註:翻BBS 發現 他們有針對戴導整理出問題Q&A...有段我就覺得不錯--題目不能沒有你除了狹隘指父女之間...但也可以泛指不能沒有**你**(指觀眾或社會大眾的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